申论文章写作想要拿到高分,仅仅是写完作文是不够的,写好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想要写好文章,很重要一点在于积累。
法治类名言
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有度》
【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亦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2.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北宋)王安石《周公》
【释义】在整个天下制定完备的法令制度,整个天下就会安定太平;在一个国家制定完备的法令制度,一个国家就会安定太平。
3.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北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
【释义】法令在上层制定以后,下层就形成了相应的风俗习惯。
4.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春秋〕《老子》
【释义】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到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5.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战国〕《韩非子》
【释义】执行法律的人如果能够依法办事,那么国家就强盛;执行法律的人不依法行事,那么国家就衰弱。
6.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战国〕《韩非子》
【释义】家庭有固定的产业,即使闹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健全的法制, 即使遇到危难也不会灭亡。
7. 令必行, 禁必止。——〔战国〕《韩非子》
【释义】对于命令要坚决地执行,在禁令之下的事情坚决不仅。
8.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北宋〕欧阳修《春秋论下》
【释义】法律实施的对象是人,所以即使很小的事情也要谨慎。
9.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汉〕《潜夫论》
【释义】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弛则国乱国衰的古训是说一个国家只有严 格执法,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国家才能治理整顿好,才能兴旺繁荣。否则,如果 法律松驰,无法执行,则国家一定会有动乱,国力也会越来越衰弱。
10.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北宋〕苏轼《刑赏忠厚之至论》
【释义】用严格的法律来管理人民,但是惩罚人的时候要宽大不要斤斤计较。
人物事例
1、马善祥
【人物事迹】
一个进入了国考申论命题的“男人”;
重庆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原调研员,人称“老马”;
任基层调解员,从事基层工作30多年;
甘当“出气筒”,成功化解群众矛盾纠纷2000多件,成为百姓的贴心人;
CCTV2021年度法治人物。
【人物精神】
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敢于担当、干事创业;恪尽职守、敬业奉献。
【可应用的主题】
基层治理、爱岗敬业、努力创业、人生价值、民生服务、行政执法等。
2、张释之
【人物事迹】
西汉法学家,法官。
话说当年老张任公车令,掌宫南阙门(司马门)。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太子刘启(后来的汉景帝)和梁王开着豪车准备进宫。却被“交警”老张给“靠边停车”了!理由是“到了皇宫外的司马门没有下车,违反了宫卫令”。
同事们提醒他:“小刘是以后的老大,你晓得不啦?”
老张不为所动,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让人家常回家看看“爸爸妈妈”也就罢了,老张还给老刘打小报告——向汉文帝弹劾太子和梁王。搞得老刘只好脱帽赔罪、亲自保释,太后亲自下达特赦令(表示原谅了小刘),事情才得以解决。
【人物精神】
秉公执法,不畏权贵,讲原则。
【可应用的主题】
依法治国、公平正直、不畏强权等话题。
3、李元纮(hong)
【人物事迹】
唐朝宰相。
话说著名的太平公主和一个和尚产生了纠纷——抢一个大石磨!
两人你来我往,各不相让,于是决定走法律程序!
公主心想,姐还怕和你打官司?文武百官哪个不是溜须拍马逢迎我?
怎料判案的雍州司户李元纮是个“钢铁直男”,完全不顾上司眼神的疯狂来电,一审依实情判了和尚赢,二审维持原判!
这还不够,人家还diss领导:“南山或可改移,此判终无摇动。”
从此就有了“南山铁案”这一专有名词——称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人物精神】
不畏强权,依法行政,执法如山。
【可应用的主题】
依法治国、秉公执法、维护正义、不畏强权等话题。
4、狄仁杰
【人物事迹】
唐朝政治家。
“元芳,你怎么看”的官方代言人!
话说,权善才将军误砍了昭陵(唐太宗睡大觉的地方)的柏树(也是心大),按罪当流放。太宗的儿子小李(唐高宗)气炸了,你丫竟敢惊扰我爹的灵魂?决定把他砍了祭祖。
老狄跳出来说——小权是个大老粗,罪不当“直接祭祖”。
小李大喊:“他都动我祖坟了,不杀他不足以解我心头之恨!”
老狄没有说“元芳,你怎么看”,而是不慌不忙:“领导,法当有常,上行下效。您不以身作则,俺们百姓怎会遵纪守法?再说您这样做以后让群众怎么看待你?影响伟大形象不是?”
高宗沉默了,最终依律判权善才流放。
【人物精神】
秉公执法,敢于直谏。
【可应用的主题】
依法治国、直言劝谏、以身作则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