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题:撰写一份营商环境的工作报告
给定资料
营商环境是企业的直接感受,为深入了解企业对G市营商环境的评价及经营的实际问题,G市调研组分别邀请35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优化营商环境的访谈,收集企业对G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及建议。以下是收集到的部分资料。
G市邀请参与调研的企业对G市营商环境做了简单评价,有30家企业对G市营商环境感到“比较满意”,3家表示“非常满意”,2家感到“一般”。多位企业代表评价,G市各级政府办事效率高、程序较为明晰,企业在创办、申报事项时感觉到比早几年明显更便捷,“特别是审批标准、条件审批规范化,不像以前‘找人’‘找门道’”。G市一家商贸业运营企业代表评价,经过多年的努力,G市在企业注册、审批流程事项等方面随时可查、清晰规范,“流程减少、时间缩短,相当于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很不容易”。T区一家大数据技术企业代表为G市政务服务优化点赞。
营商环境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运营,T区一家科技研发企业代表谈到,公司研发所需新材料在G市及周边城市都没有,要么通过进口,要么自行制造,“最后选择了自己制造,费用非常高”。他指出,G市培育和引进的科创企业越来越多,但G市的“研发生态圈”还不成熟,高端配套材料、技术更新型的材料和辅助性技术依旧短缺,实际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困扰。他希望能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有参与调研的企业代表谈到,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是小微企业要承担的重要成本。一家T区的科技企业代表谈到,希望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免征范围。有制造业企业提出,对于实体产业经济的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较高,希望能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减免。据了解,5年以来国家多次扩大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包括减免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都得到落实。
“民营企业做生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位在T区经营多年的民营企业代表感受颇深,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创业团队打拼,对政策不熟悉、不会用确实“吃亏”。有大数据技术企业代表谈到,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才有相应扶持,而市区两级的产业配套扶持、人才落户等都设有投资额或者纳税额的“门槛”,“这相当于扶大扶强,对于初创企业没有利好”。实际上,企业在初创阶段更需要政府扶持、补贴奖励等,同时政府对创新企业的扶持也是吸引人才落户的方式。
有T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补充,初创企业团队都专注在技术研发上,对政策、政府流程研究不多,更没有专人研究政府事务,就算知道有扶持政策也不懂得去申报,希望政府部门能提供协助。G市的小微企业既不了解政策,也觉得获取补贴的过程太烦琐,就不想申请了。但在有的城市,政府部门会对企业做品牌、出外参展给予定向扶持和政策辅导。
“信息不对称”是不少企业在办事时遇到的问题。一位T区的中小企业负责人谈到,曾试过因为市和区级政府部门对于同一政策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企业办理手续来回跑的现象,耗时又耗力。同样的问题,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遇到过,有负责人提出疑问:“企业办事行不行,是政策说了算、制度说了算,还是具体办事人说了算?”因企业不熟悉、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的惠企政策就像“玻璃门”,企业“看得着、摸不着”。
“好的政策是企业能看得懂、用得着的政策。”参与调研的企业代表都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政策辅导,优化申报流程,降低企业享受税费优惠的“政策门槛”和“服务门槛”,提升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在政府服务方面,T区一家科技研发企业的负责人谈到,G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功能设立和配套齐全,“就是少了点亲和力”。该负责人感觉,G市政府部门与企业沟通的方式“过于传统”,大多是“看本子、走流程”,没有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如果企业对流程不熟悉就容易来回跑。该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提出需求后,相关部门有对接人上门服务就好了。政府关怀企业需要及时、随时地沟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作答要求
假如你是G市调研组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收集到的访谈资料,撰写一份有关G市营商环境的工作报告,供领导参阅。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3)只写正文即可;
(4)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为深入了解企业对我市营商环境的评价及经营的实际问题,我市调研组邀请35家企业负责人就我市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访谈,其中大多数企业代表认为我市在企业注册、审批流程事项等方面流程少、效率高,总体评价较为满意。
虽然我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研发生态圈”不成熟,研发所需新材料和辅助性技术短缺,自主制造费用过高;2.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较高;3.产业扶持、人才落户等门槛过高,对初创企业不利;4.小微企业对政策、流程研究少,加之信息不对称和政府服务不到位而使优惠落空。
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对自主研发的科创企业,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要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从而扩大研发材料供给和开展技术性学习;2.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减免,落实国家减免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3.要针对性扶持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给予补贴奖励和吸引人才落户等政策优惠;4.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对企业做品牌、出外参展给予定向扶持和政策辅导,并及时派遣人员上门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给定资料
营商环境是企业的直接感受,为深入了解企业对G市营商环境的评价及经营的实际问题,G市调研组分别邀请35家企业负责人进行优化营商环境的访谈,收集企业对G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及建议。以下是收集到的部分资料。
G市邀请参与调研的企业对G市营商环境做了简单评价,有30家企业对G市营商环境感到“比较满意”,3家表示“非常满意”,2家感到“一般”。多位企业代表评价,G市各级政府办事效率高、程序较为明晰,企业在创办、申报事项时感觉到比早几年明显更便捷,“特别是审批标准、条件审批规范化,不像以前‘找人’‘找门道’”。G市一家商贸业运营企业代表评价,经过多年的努力,G市在企业注册、审批流程事项等方面随时可查、清晰规范,“流程减少、时间缩短,相当于节约企业的时间成本,很不容易”。T区一家大数据技术企业代表为G市政务服务优化点赞。
营商环境是为了让企业更好地运营,T区一家科技研发企业代表谈到,公司研发所需新材料在G市及周边城市都没有,要么通过进口,要么自行制造,“最后选择了自己制造,费用非常高”。他指出,G市培育和引进的科创企业越来越多,但G市的“研发生态圈”还不成熟,高端配套材料、技术更新型的材料和辅助性技术依旧短缺,实际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困扰。他希望能得到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与国外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
有参与调研的企业代表谈到,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也是小微企业要承担的重要成本。一家T区的科技企业代表谈到,希望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免征范围。有制造业企业提出,对于实体产业经济的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较高,希望能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减免。据了解,5年以来国家多次扩大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包括减免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都得到落实。
“民营企业做生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位在T区经营多年的民营企业代表感受颇深,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创业团队打拼,对政策不熟悉、不会用确实“吃亏”。有大数据技术企业代表谈到,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小巨人企业才有相应扶持,而市区两级的产业配套扶持、人才落户等都设有投资额或者纳税额的“门槛”,“这相当于扶大扶强,对于初创企业没有利好”。实际上,企业在初创阶段更需要政府扶持、补贴奖励等,同时政府对创新企业的扶持也是吸引人才落户的方式。
有T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补充,初创企业团队都专注在技术研发上,对政策、政府流程研究不多,更没有专人研究政府事务,就算知道有扶持政策也不懂得去申报,希望政府部门能提供协助。G市的小微企业既不了解政策,也觉得获取补贴的过程太烦琐,就不想申请了。但在有的城市,政府部门会对企业做品牌、出外参展给予定向扶持和政策辅导。
“信息不对称”是不少企业在办事时遇到的问题。一位T区的中小企业负责人谈到,曾试过因为市和区级政府部门对于同一政策的理解不一致,导致企业办理手续来回跑的现象,耗时又耗力。同样的问题,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遇到过,有负责人提出疑问:“企业办事行不行,是政策说了算、制度说了算,还是具体办事人说了算?”因企业不熟悉、信息不对称,导致政府的惠企政策就像“玻璃门”,企业“看得着、摸不着”。
“好的政策是企业能看得懂、用得着的政策。”参与调研的企业代表都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给予政策辅导,优化申报流程,降低企业享受税费优惠的“政策门槛”和“服务门槛”,提升企业的政策获得感。
在政府服务方面,T区一家科技研发企业的负责人谈到,G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功能设立和配套齐全,“就是少了点亲和力”。该负责人感觉,G市政府部门与企业沟通的方式“过于传统”,大多是“看本子、走流程”,没有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如果企业对流程不熟悉就容易来回跑。该负责人表示,如果企业提出需求后,相关部门有对接人上门服务就好了。政府关怀企业需要及时、随时地沟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作答要求
假如你是G市调研组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收集到的访谈资料,撰写一份有关G市营商环境的工作报告,供领导参阅。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语言简练,逻辑清晰;
(3)只写正文即可;
(4)不超过500字。
参考答案
为深入了解企业对我市营商环境的评价及经营的实际问题,我市调研组邀请35家企业负责人就我市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访谈,其中大多数企业代表认为我市在企业注册、审批流程事项等方面流程少、效率高,总体评价较为满意。
虽然我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研发生态圈”不成熟,研发所需新材料和辅助性技术短缺,自主制造费用过高;2.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较高;3.产业扶持、人才落户等门槛过高,对初创企业不利;4.小微企业对政策、流程研究少,加之信息不对称和政府服务不到位而使优惠落空。
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对自主研发的科创企业,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同时要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从而扩大研发材料供给和开展技术性学习;2.对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减免,落实国家减免企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育费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3.要针对性扶持初创企业和创新企业,给予补贴奖励和吸引人才落户等政策优惠;4.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对企业做品牌、出外参展给予定向扶持和政策辅导,并及时派遣人员上门服务,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