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6)

2023-12-29 来源:

14.品德发展的阶段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对偶故事):(1)儿童在10岁以前,对道德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2)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10岁是分水岭)

划分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3.可逆性阶段(儿童形成概念,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话,规则可以改变的)4.公正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9岁)

第一阶段称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中年级出现到青年)

第一阶段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基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达到自律)

 

15.道德与品德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论述题):(或怎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1)有效的说服

①明确的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相待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4.品德发展的阶段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论(对偶故事):(1)儿童在10岁以前,对道德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2)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10岁是分水岭)

划分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3.可逆性阶段(儿童形成概念,如果所有人都同意的话,规则可以改变的)4.公正阶段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两难故事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9岁)

第一阶段称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水平(中年级出现到青年)

第一阶段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称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称为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即以良心、正义、公平、尊严、人权等最基本的原则为标准去进行道德判断,行为完全达到自律)

 

15.道德与品德的形成包括: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论述题):(或怎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1)有效的说服

①明确的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相待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