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笔试重点背诵知识(六)

2024-04-29 来源:

三、教学

49.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5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试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51.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最常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

52.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四、学生认知过程

53.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4.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5.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56.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如明适应和暗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后效(如正后像和负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偿和联觉三种特性。

57.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8.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9.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6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61. 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62.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思维的敏感性。

63. 问题解决的特征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4.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5.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逆向搜索法策略。

66.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成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五类,把学习层次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67. 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68.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命题、命题网络、表象系统以及图式、脚本。

69.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70.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71. 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操作技能的主要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心智技能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以及动作结构的减缩性。

72. 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练习中出现的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73.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74.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75.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三、教学

49.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50.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试卷分析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51.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最常用)、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

52.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四、学生认知过程

53.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4.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5.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

56.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适应(如明适应和暗适应)、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感觉后效(如正后像和负后像)三种特性;二是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偿和联觉三种特性。

57.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58. 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9.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6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度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趋势并且遗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61. 思维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基本过程是分析与综合。

62.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思维的敏感性。

63. 问题解决的特征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4.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65. 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逆向搜索法策略。

66. 加涅把学习结果分成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五类,把学习层次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67. 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68.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命题、命题网络、表象系统以及图式、脚本。

69.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70.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71. 技能包括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操作技能的主要特点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心智技能的主要特点是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以及动作结构的减缩性。

72. 练习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练习中出现的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次数提高的停滞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73.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74.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提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75. 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