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

2024-12-29 来源:

一、单选题

1.在进餐中,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做餐前、餐后的准备整理工作,包括擦桌子、添饭、擦嘴、将餐具放到指定位置等。这说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指导应坚持()

A.主动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关注差异原则 D.一致性原则

2.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会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习惯化 D.有意记忆

3.强调早期经验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成熟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发展学派

4.桌面上一边摆四颗糖,另一边摆三颗糖,教师问:“一共有几颗糖?”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把一边的四颗糖和另一边的三颗糖放一起,然后一个个数

B.看了一眼四颗糖,说出4,暂停一下,接着数5、6、7

C.左手伸出四根手指,右手伸出三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7颗

D.幼儿先看四颗糖,后看三颗糖,暂停一下,说出7颗

5.为保证幼儿具有健康的体态,要保证幼儿每天睡()小时。

A.8~9 B.9~10 C.10~11 D.11~12

二、判断题

1.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来看,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属于音乐表现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属于音乐体验活动。()

2.大班幼儿横队走不齐,纵队能走齐。()

3.预防接种是当前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4.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的屏气发作现象属于情绪障碍。()

5.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表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是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倾向。()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不能只是一味地提要求,而不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也不能一味地包办代替,不给幼儿自己练习和学习的机会。题干描述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指导应坚持主动性原则。

2.C【解析】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对它注意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习惯化”。

3.A【解析】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关注对幼儿潜意识以及人格建构的分析,认为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幼儿人格的建构具有很大的影响。

4.D【解析】儿童计数,起先不但要用眼看,而且要动手去数。以后,儿童可以逐渐减少用手点数的动作,主要凭视觉把握物体的数量,用眼看实物,嘴里默默地数。有时还用点头来帮助数数,似乎以头的动作代替手的动作。因此,D项属于用眼看实物,心里默默地数,属于数学能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5.D【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身心状况部分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的教育建议提出,要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二、判断题

1.×【解析】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可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前三类属于音乐表现活动,第四类属于音乐体验活动。

2.√【解析】大班幼儿走的能力发展特点为:动作发展好,走得轻松、自然、平稳有力、协调,走时基本能控制速度,但不具备齐步走的能力。横队走不齐,纵队能走齐。

3.√【解析】预防接种又称人工自动免疫,是指运用人工的方法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的能力,也就是将各种病原体的毒性降低,制成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人工自动免疫后,人体免疫力可在1~4周内出现,并且可持续较长时间。预防接种是当前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4.√【解析】情绪障碍包括:儿童焦虑症、儿童期恐惧、暴怒发作、屏气发作等。

5.×【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认知特点是以“自我中心”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

一、单选题

1.在进餐中,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做餐前、餐后的准备整理工作,包括擦桌子、添饭、擦嘴、将餐具放到指定位置等。这说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指导应坚持()

A.主动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关注差异原则 D.一致性原则

2.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会表现出和新异刺激不同的反应。这是()

A.条件反射 B.重学记忆 C.习惯化 D.有意记忆

3.强调早期经验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成熟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发展学派

4.桌面上一边摆四颗糖,另一边摆三颗糖,教师问:“一共有几颗糖?”从幼儿的下列表现来看,数学能力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把一边的四颗糖和另一边的三颗糖放一起,然后一个个数

B.看了一眼四颗糖,说出4,暂停一下,接着数5、6、7

C.左手伸出四根手指,右手伸出三根手指,暂停一下,说出7颗

D.幼儿先看四颗糖,后看三颗糖,暂停一下,说出7颗

5.为保证幼儿具有健康的体态,要保证幼儿每天睡()小时。

A.8~9 B.9~10 C.10~11 D.11~12

二、判断题

1.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来看,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属于音乐表现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属于音乐体验活动。()

2.大班幼儿横队走不齐,纵队能走齐。()

3.预防接种是当前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4.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的屏气发作现象属于情绪障碍。()

5.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表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是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倾向。()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支持性与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不能只是一味地提要求,而不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也不能一味地包办代替,不给幼儿自己练习和学习的机会。题干描述的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指导应坚持主动性原则。

2.C【解析】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对它注意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随着刺激物出现频率的增加而对它的注意时间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心理学家称之为“习惯化”。

3.A【解析】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和亲子关系,关注对幼儿潜意识以及人格建构的分析,认为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幼儿人格的建构具有很大的影响。

4.D【解析】儿童计数,起先不但要用眼看,而且要动手去数。以后,儿童可以逐渐减少用手点数的动作,主要凭视觉把握物体的数量,用眼看实物,嘴里默默地数。有时还用点头来帮助数数,似乎以头的动作代替手的动作。因此,D项属于用眼看实物,心里默默地数,属于数学能力发展的最高水平。

5.D【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身心状况部分目标1具有健康的体态的教育建议提出,要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二、判断题

1.×【解析】从音乐实践类型的角度可分为: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前三类属于音乐表现活动,第四类属于音乐体验活动。

2.√【解析】大班幼儿走的能力发展特点为:动作发展好,走得轻松、自然、平稳有力、协调,走时基本能控制速度,但不具备齐步走的能力。横队走不齐,纵队能走齐。

3.√【解析】预防接种又称人工自动免疫,是指运用人工的方法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的能力,也就是将各种病原体的毒性降低,制成疫苗,通过适当的途径接种到人体内,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人工自动免疫后,人体免疫力可在1~4周内出现,并且可持续较长时间。预防接种是当前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4.√【解析】情绪障碍包括:儿童焦虑症、儿童期恐惧、暴怒发作、屏气发作等。

5.×【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认知特点是以“自我中心”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

下一篇:教师招聘考试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