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各章节重点知识汇总(1)
第一章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 一) 教育观的核心是“ 教育为了什么”, 即教育目的。
( 二) 素质教育观
1.定义: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2.内涵: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创建(践)体面个性”。
( 三)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1993 年 2 月提出纲要。
(2)1999 年 1 月 13 日全国推行。
(3)2006 年 6 月 29 日写进法律。
( 四) 幼儿素质教育
1.幼儿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1) 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素质。
(2)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3) 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4) 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5) 培育美感,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6)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为适应学校生活做准备。2. 幼儿教育的特点
(1) 生活化。
(2) 游戏化。
(3) 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4) 潜在性。
(5) 启蒙性。
3.幼儿教育的原则
(1) 保教结合的原则。
(2)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 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4) 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4.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面相全体。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一章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 一) 教育观的核心是“ 教育为了什么”, 即教育目的。
( 二) 素质教育观
1.定义:
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2.内涵: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创建(践)体面个性”。
( 三) 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1993 年 2 月提出纲要。
(2)1999 年 1 月 13 日全国推行。
(3)2006 年 6 月 29 日写进法律。
( 四) 幼儿素质教育
1.幼儿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1) 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提高身体素质。
(2)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3) 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4) 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5) 培育美感,促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6)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为适应学校生活做准备。2. 幼儿教育的特点
(1) 生活化。
(2) 游戏化。
(3) 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4) 潜在性。
(5) 启蒙性。
3.幼儿教育的原则
(1) 保教结合的原则。
(2)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 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4) 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4.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面相全体。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