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竹林七贤――嵇康
中国文化史上有一段特殊时期叫做魏晋玄学时期。这个时期有很多的代表人物,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嵇康。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嵇康的一生。他的一生可以总结为才貌双全、桀骜不驯、生不逢时。故也就有了对其的评价:“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首先,得了解嵇康所处的时代,也就是魏晋时期。这个时期正好是魏晋朝代更替之时,由曹操所奠下基础,曹丕所建立的曹魏政权正逐渐走向灭亡,其权臣家族司马氏的人逐步控制朝政准备改朝换代的时候。在这种时期,儒家学者迫于司马氏的权威无法自由地抨击政治黑暗,郁郁不得志。也正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些有文化的人开始另寻寄托,所以也就有了尊崇老庄之学的玄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竹林七贤”,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其中被称之为“竹林七贤”精神领袖的是嵇康。
嵇康为士官之子,其父兄皆为朝廷官员,因此为世家出身。且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除此之外,据史料记载,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但是嵇康并不注重打扮,且喜读道家著作,更加追求精神世界。正因为如此优秀,嵇康后来迎娶了魏武帝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毫无疑问,嵇康由此忠于皇室。但是无可奈何的是当时曹魏政权被把控在司马氏的手中,并逐渐被司马氏的人代替。在朝政更替之时无法避免是政治斗争,这也导致了当时的很多读书人开始避世,不问政治以求自保。嵇康也是其中一位,嵇康自小所读的是圣贤之书,虽崇尚老庄,但是儒家思想也深根蒂固。可想而知的是嵇康有着儒家忠君的思想,同时也有着老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其结果就是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曹魏政权的没落,但是也固执地坚持己见-忠君。这也导致了嵇康的人生悲剧:生不逢时,死于集市。
由于效忠曹魏皇室,且妻子是曹氏亭主,嵇康可谓鲜明地站在了司马氏的对立面上。嵇康当时盛名,受到很多文化人士的追捧。因此招揽嵇康如朝对于提高司马氏的名声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嵇康屡次抗拒避世,意思就是虽然我没办法抨击你,但是绝不会为你作用。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离开选官(尚书吏部郎)之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史称"大将军(指司马昭)闻而怒焉"。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司马昭的忌恨。
后出吕安之事,嵇康也受到牵连被杀。吕安是嵇康的好朋友,其兄吕巽迷奸吕安的妻子,后又诬陷吕安不孝。吕安被官府收捕,嵇康愤怒的同时出面为吕安作证,因而触怒了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据记载,嵇康被杀之日三千太学生为之求情,并求让嵇康任教于太学。这导致司马昭更加的坚定了杀嵇康之心。因为嵇康不为司马氏所用,且其影响如此之大,会引起本来名不正言不顺地把控朝廷的司马氏更加忌惮,所以嵇康必须死。嵇康临死之时用自己钟爱的琴弹奏了“广陵散”。可惜的是当时会弹“广陵散”的人唯有嵇康。据记载广陵散并不是由嵇康独创,而是在游玩的时候由古人所赠。由此嵇康被杀于都市,时年四十岁。也由此白居易作诗“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
这就是嵇康的一生。他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也是当时魏晋时期玄学人物之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人物,同时也是凭借自己个人魅力让三千太学生为之求情的人物。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其诗现存五十余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较高。何焯《文选评》称:“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一批成功之作。同时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最后,补充一个知识点:嵇康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了解了嵇康的一生后,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试题练习】(单选)1.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前仍从容一小不迫,弹奏此曲,并性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弹奏《广陵散》时使用的乐器是( )
A.古筝
B.古琴
C.琵琶
D.筮筷
【答案】B。解析:《广陵散》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人们常用“嵇琴绝响”形容晋代的嵇康和他善奏的名曲《广陵散》。嵇康善于弹奏《广陵散》没有传授给他人。他被司马昭所害,临行时要求把琴拿来,又弹了一遍,说:“《广陵散》于今绝响也。”故正确答案为B。
中国文化史上有一段特殊时期叫做魏晋玄学时期。这个时期有很多的代表人物,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嵇康。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嵇康的一生。他的一生可以总结为才貌双全、桀骜不驯、生不逢时。故也就有了对其的评价:“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首先,得了解嵇康所处的时代,也就是魏晋时期。这个时期正好是魏晋朝代更替之时,由曹操所奠下基础,曹丕所建立的曹魏政权正逐渐走向灭亡,其权臣家族司马氏的人逐步控制朝政准备改朝换代的时候。在这种时期,儒家学者迫于司马氏的权威无法自由地抨击政治黑暗,郁郁不得志。也正因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些有文化的人开始另寻寄托,所以也就有了尊崇老庄之学的玄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竹林七贤”,分别是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其中被称之为“竹林七贤”精神领袖的是嵇康。
嵇康为士官之子,其父兄皆为朝廷官员,因此为世家出身。且自幼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除此之外,据史料记载,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但是嵇康并不注重打扮,且喜读道家著作,更加追求精神世界。正因为如此优秀,嵇康后来迎娶了魏武帝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因而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毫无疑问,嵇康由此忠于皇室。但是无可奈何的是当时曹魏政权被把控在司马氏的手中,并逐渐被司马氏的人代替。在朝政更替之时无法避免是政治斗争,这也导致了当时的很多读书人开始避世,不问政治以求自保。嵇康也是其中一位,嵇康自小所读的是圣贤之书,虽崇尚老庄,但是儒家思想也深根蒂固。可想而知的是嵇康有着儒家忠君的思想,同时也有着老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其结果就是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曹魏政权的没落,但是也固执地坚持己见-忠君。这也导致了嵇康的人生悲剧:生不逢时,死于集市。
由于效忠曹魏皇室,且妻子是曹氏亭主,嵇康可谓鲜明地站在了司马氏的对立面上。嵇康当时盛名,受到很多文化人士的追捧。因此招揽嵇康如朝对于提高司马氏的名声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嵇康屡次抗拒避世,意思就是虽然我没办法抨击你,但是绝不会为你作用。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离开选官(尚书吏部郎)之职时,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史称"大将军(指司马昭)闻而怒焉"。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司马昭的忌恨。
后出吕安之事,嵇康也受到牵连被杀。吕安是嵇康的好朋友,其兄吕巽迷奸吕安的妻子,后又诬陷吕安不孝。吕安被官府收捕,嵇康愤怒的同时出面为吕安作证,因而触怒了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据记载,嵇康被杀之日三千太学生为之求情,并求让嵇康任教于太学。这导致司马昭更加的坚定了杀嵇康之心。因为嵇康不为司马氏所用,且其影响如此之大,会引起本来名不正言不顺地把控朝廷的司马氏更加忌惮,所以嵇康必须死。嵇康临死之时用自己钟爱的琴弹奏了“广陵散”。可惜的是当时会弹“广陵散”的人唯有嵇康。据记载广陵散并不是由嵇康独创,而是在游玩的时候由古人所赠。由此嵇康被杀于都市,时年四十岁。也由此白居易作诗“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
这就是嵇康的一生。他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也是当时魏晋时期玄学人物之中较为有影响力的人物,同时也是凭借自己个人魅力让三千太学生为之求情的人物。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其诗现存五十余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较高。何焯《文选评》称:“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一批成功之作。同时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最后,补充一个知识点:嵇康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了解了嵇康的一生后,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试题练习】(单选)1.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前仍从容一小不迫,弹奏此曲,并性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弹奏《广陵散》时使用的乐器是( )
A.古筝
B.古琴
C.琵琶
D.筮筷
【答案】B。解析:《广陵散》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人们常用“嵇琴绝响”形容晋代的嵇康和他善奏的名曲《广陵散》。嵇康善于弹奏《广陵散》没有传授给他人。他被司马昭所害,临行时要求把琴拿来,又弹了一遍,说:“《广陵散》于今绝响也。”故正确答案为B。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