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相观而善之谓摩”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 )
A.互相观察,互相模仿
B.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C.互相观摩,从而变得善良
D.注重教材、教法分析
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是( )
A.师范教育
B.入职培训
C.自我教育
D.在职培训
3.天空中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出现晚霞就会放晴。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这主要体现了思维的( )
A.间接性
B.抽象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4..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知识,同时以隐性的方式存储在大脑中,在应用时自动提取。下列不属于内隐学习的是( )
A.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让人自觉拼命地努力奋斗
B.到顶级大学体会著名学者与大师的心得和智慧
C.与不同背景、文化、经历的人一起学习和交流
D.报名参加著名雕刻艺术家的雕刻技法提升班
5.加里宁说:“既然你们在今天、明天、后天就得把你们的所有的一切都奉献出去,但同时你们如果不日新月异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力量和精力,那么你们的任何东西都留不下来了。”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爱国守法
B.终身学习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二、判断题
1.“范例教学理论”的倡导者是瓦·根舍因。( )
2.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成为音乐家,这是由遗传决定的。( )
3.过度学习不是无限度的,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超过150%,会因为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 )
4.所有初中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
5.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相观而善之谓摩”即在教学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2.C【解析】自我教育即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3.C【解析】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1)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2)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例如,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础石“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题干得出的结论体现了思维概括性的第二个含义。
4.D【解析】内隐学习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题干所述是内隐学习的含义,A、B、C项均属于内隐学习。
5.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
二、判断题
1.√【解析】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对范例的接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2.×【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题干所述有遗传决定论的倾向。
3.√【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
4.×【解析】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它是逐渐出现的,而不是一次全部出现。所以,并不是所有初中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5.×【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我国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分为三类: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主体是学生与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