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高中历史经典说课稿《罗斯福新政》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罗斯福新政》(此处应有板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1929年到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首当其冲,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提出了一系列缓解危机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本课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承上启下,说明了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第二个子目“实施新政”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个子目“摆脱危机困境”主要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三个子目层层递进,逻辑分明。我在处理教材时将格外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呈现。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先知人。”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要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予以点拨、引导。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主要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合作探究,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感悟罗斯福锐意改革的勇气和胆识。
根据我的教学目标,提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难点,归纳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以及小组讨论法。
下面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在导入环节,我准备了罗斯福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演讲,用罗斯福总统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课堂上来,打开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演讲激情澎湃的余韵中,我会向学生抛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问题: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的内阁成员之一,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帮助美国渡过这场危机?这里我设置了小组讨论,并请学生根据大屏幕上呈现的四个情境分别进行讨论:
情境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就在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32个州的银行关闭,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换。
引导学生从金融方面进行分析。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罗斯福新政》(此处应有板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几个方面加以展开。
首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1929年到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首当其冲,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罗斯福总统利用国家干预手段,提出了一系列缓解危机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史称“罗斯福新政”。本课第一个子目“临危受命”承上启下,说明了罗斯福上台的历史背景,第二个子目“实施新政”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第三个子目“摆脱危机困境”主要讲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三个子目层层递进,逻辑分明。我在处理教材时将格外注意知识的系统化呈现。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先知人。”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因此要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历史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参与积极性高,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予以点拨、引导。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主要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合作探究,初步形成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感悟罗斯福锐意改革的勇气和胆识。
根据我的教学目标,提炼出本节课的重难点: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难点,归纳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新”。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情境教学法、史料教学法以及小组讨论法。
下面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在导入环节,我准备了罗斯福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演讲,用罗斯福总统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亲和的形象和克服危机的坚定信心把学生紧紧地吸引到课堂上来,打开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演讲激情澎湃的余韵中,我会向学生抛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问题: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的内阁成员之一,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帮助美国渡过这场危机?这里我设置了小组讨论,并请学生根据大屏幕上呈现的四个情境分别进行讨论:
情境一: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5500家,有900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就在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32个州的银行关闭,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换。
引导学生从金融方面进行分析。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