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2024-12-26 来源:

一、单选题

1.“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只有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另一方面,不懂得在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这表明(  )

①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区别,认识了特殊性不等于认识了普遍性,反之亦然

②随着时空的变化,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转化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认识了矛盾特殊性也就认识了普遍性

④认识事物要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是(  )

A.张某是名乘警,他将乘客遗失在列车上价值5000元的物品占为己有

B.刘某是某工地的材料工人,负责工地物品的调拨,几次私自将公司的建筑材料卖给别人,共卖了2万元

C.刘某是单位的保管员,一天他趁其他同事不注意的时候,将一个200元的收音机拿回家给儿子用

D.赵某是一跨国公司的会计师,私自做假账,使公司偷税高达200万余元

4.刘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7年,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是(  )

A.12年

B.10年

C.9年

D.7年

5.在一起放火案件的侦査过程中,证人陆某为了还清犯罪嫌疑人对他的恩情,于是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则陆某的行为构成(  )

A.伪证罪

B.徇私舞弊罪

C.包庇罪的

D.帮助伪造证据罪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眼见不一定为实”,即“眼见”的只能是现象,不会是本质,而现象有两种可能,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此B选项是“不一定为实”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2.C【解析】题目中没有表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转化,②错误。“认识了矛盾特殊性也就认识了普遍性”说法错误,③排除。题目中,毛泽东关于教条主义的论述表明了: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区别,认识了特殊性不等于认识了普遍性,反之亦然;认识事物要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故①④正确,选C。

3.B【解析】A项侵占的不是公司的财物;B项刘某私自出卖公司材料,数额较大,而且全归为己有,属于职务侵占罪;C项数额不大,不选;D项赵某的目的不是据为己有。故选B。

4.C【解析】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故在本案中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为:7年+5年-3年=9年,故选C。

5.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为伪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单选题

1.“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只有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才有可能充分地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充分地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另一方面,不懂得在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共同的本质以后,还必须继续研究那些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或者新冒出来的具体的事物。”这表明(  )

①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区别,认识了特殊性不等于认识了普遍性,反之亦然

②随着时空的变化,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转化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认识了矛盾特殊性也就认识了普遍性

④认识事物要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下列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罪的是(  )

A.张某是名乘警,他将乘客遗失在列车上价值5000元的物品占为己有

B.刘某是某工地的材料工人,负责工地物品的调拨,几次私自将公司的建筑材料卖给别人,共卖了2万元

C.刘某是单位的保管员,一天他趁其他同事不注意的时候,将一个200元的收音机拿回家给儿子用

D.赵某是一跨国公司的会计师,私自做假账,使公司偷税高达200万余元

4.刘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7年,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是(  )

A.12年

B.10年

C.9年

D.7年

5.在一起放火案件的侦査过程中,证人陆某为了还清犯罪嫌疑人对他的恩情,于是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则陆某的行为构成(  )

A.伪证罪

B.徇私舞弊罪

C.包庇罪的

D.帮助伪造证据罪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眼见不一定为实”,即“眼见”的只能是现象,不会是本质,而现象有两种可能,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因此B选项是“不一定为实”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2.C【解析】题目中没有表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转化,②错误。“认识了矛盾特殊性也就认识了普遍性”说法错误,③排除。题目中,毛泽东关于教条主义的论述表明了: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区别,认识了特殊性不等于认识了普遍性,反之亦然;认识事物要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故①④正确,选C。

3.B【解析】A项侵占的不是公司的财物;B项刘某私自出卖公司材料,数额较大,而且全归为己有,属于职务侵占罪;C项数额不大,不选;D项赵某的目的不是据为己有。故选B。

4.C【解析】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故在本案中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为:7年+5年-3年=9年,故选C。

5.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为伪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