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2024-12-26 来源:

  

 一、单选题

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

2.《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与其在思想上相一致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感觉对比

B.听觉适应

C.嗅觉适应

D.味觉适应

4.皮亚杰认为,小学生的认知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5.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  )

A.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B.看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之中的

C.把学生看成是完整的人,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有着巨大的差异

D.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既有学习的权利,又有学习的责任

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一个犯罪人只能处一种主刑

B.驱逐出境只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C.对一个犯罪人只能处一种附加刑

D.附加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B【解析】“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因此,与其在思想上相一致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3.C【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4.D【解析】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小学生的年龄处在6、7~11、12岁之间,故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5.A【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包括:(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6.C【解析】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基本的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对一个只能处一种主刑。A项正确。附加刑又称从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对一个犯罪人可以适用一个附加刑,也可以适用数个附加刑。C项错误,D项正确。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B项正确。故选C。

  

 一、单选题

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书育人

B.教学

C.班级管理

D.道德教育

2.《学记》中说“学不躐等”,与其在思想上相一致的教学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感觉对比

B.听觉适应

C.嗅觉适应

D.味觉适应

4.皮亚杰认为,小学生的认知处于(  )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5.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  )

A.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B.看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之中的

C.把学生看成是完整的人,学生有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有着巨大的差异

D.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既有学习的权利,又有学习的责任

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一个犯罪人只能处一种主刑

B.驱逐出境只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C.对一个犯罪人只能处一种附加刑

D.附加刑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2.B【解析】“学不躐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因此,与其在思想上相一致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

3.C【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4.D【解析】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小学生的年龄处在6、7~11、12岁之间,故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5.A【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包括:(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6.C【解析】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基本的刑罚方法,只能独立适用,对一个只能处一种主刑。A项正确。附加刑又称从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对一个犯罪人可以适用一个附加刑,也可以适用数个附加刑。C项错误,D项正确。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B项正确。故选C。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