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2024-12-26 来源:

一、单选题

1.陶行知做过一个比喻:“接知如接枝。”这个比喻体现了(  )

A.学生学习以间接知识为主

B.间接知识的学习以直接知识为基础

C.学生学习以直接知识为基础

D.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相辅相成

2.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的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3.鲁智深经常出现强烈、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  )

A.应激

B.激情

C.心境

D.愤怒

4.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是良好的认知能力和(  )

A.专业素养

B.心理状态

C.道德品质

D.性格特征

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不包括(  )

A.违法事实确凿

B.当事人申请适用简易程序

C.有法定的依据

D.属于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平等的学校教育。(  )

2.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唯一途径。(  )

3.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

4.所谓服从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而在群体引导或压力下朝着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

5.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陶行知认为:“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似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可见,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在其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题干的比喻说明间接知识的学习要以直接知识为基础。

2.C【解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进行因材施教。

3.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4.D【解析】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5.B【解析】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所应遵循的程序。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包括:(1)违法事实确凿;(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故本题选B项。

二、判断题

1.×【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受到平等的教育。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故题干所述错误。

2.×【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其他学科教学也是进行美育的途径。

3.√【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发散思维的内涵。

4.×【解析】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5.×【解析】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单选题

1.陶行知做过一个比喻:“接知如接枝。”这个比喻体现了(  )

A.学生学习以间接知识为主

B.间接知识的学习以直接知识为基础

C.学生学习以直接知识为基础

D.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相辅相成

2.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的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3.鲁智深经常出现强烈、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是(  )

A.应激

B.激情

C.心境

D.愤怒

4.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是良好的认知能力和(  )

A.专业素养

B.心理状态

C.道德品质

D.性格特征

5.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不包括(  )

A.违法事实确凿

B.当事人申请适用简易程序

C.有法定的依据

D.属于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平等的学校教育。(  )

2.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唯一途径。(  )

3.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

4.所谓服从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而在群体引导或压力下朝着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

5.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陶行知认为:“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的相类似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可见,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在其间接经验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题干的比喻说明间接知识的学习要以直接知识为基础。

2.C【解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进行因材施教。

3.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4.D【解析】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5.B【解析】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程序,是指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由法定的行政机关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处罚事项当场进行处罚所应遵循的程序。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包括:(1)违法事实确凿;(2)对该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有明确、具体的法定依据;(3)处罚较为轻微,即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对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故本题选B项。

二、判断题

1.×【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受到平等的教育。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故题干所述错误。

2.×【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其他学科教学也是进行美育的途径。

3.√【解析】题干所述体现了发散思维的内涵。

4.×【解析】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5.×【解析】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