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2024-12-26 来源:

一、单选题

1.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2.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德育内容的是(  )

A.小高通过入学教育认识到要做一个讲规矩、懂礼貌、有爱心的人

B.小艺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后,心中倍感自豪,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C.小雯在了解到“乞丐校长”莫振高的事迹以后,立志要做爱岗敬业的好员工

D.小华通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总算破解了一道很难的代数题

3.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假如小华学习《静夜思》10分钟后就刚好能背诵,为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小华需要再读(  )分钟。

A.2

B.5

C.10

D.15

4.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勤奋感

B.主动感

C.自主感

D.自我同一性

5.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是(  )

A.爱岗敬业

B.正确的教育观

C.一定的研究能力

D.良好的教育能力

二、判断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教育对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发展上。(  )

2.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任务之一。(  )

3.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4.教学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

5.我国新课改强调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有差别地教学。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D【解析】D项没有体现德育内容。

3.B【解析】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故小华为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需要再读5分钟。

4.A【解析】埃里克森认为,6~12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A【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二、判断题

1.√【解析】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教育对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发展上。(具体内容参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

2.√【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3.√【解析】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源泉,是心理内容的决定性组成部分。

4.×【解析】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5.√【解析】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一、单选题

1.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因材施教

D.巩固性

2.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德育内容的是(  )

A.小高通过入学教育认识到要做一个讲规矩、懂礼貌、有爱心的人

B.小艺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后,心中倍感自豪,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C.小雯在了解到“乞丐校长”莫振高的事迹以后,立志要做爱岗敬业的好员工

D.小华通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总算破解了一道很难的代数题

3.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假如小华学习《静夜思》10分钟后就刚好能背诵,为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小华需要再读(  )分钟。

A.2

B.5

C.10

D.15

4.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勤奋感

B.主动感

C.自主感

D.自我同一性

5.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的是(  )

A.爱岗敬业

B.正确的教育观

C.一定的研究能力

D.良好的教育能力

二、判断题

1.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教育对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发展上。(  )

2.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任务之一。(  )

3.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4.教学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

5.我国新课改强调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有差别地教学。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D【解析】D项没有体现德育内容。

3.B【解析】过度学习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故小华为取得最好的记忆效果,需要再读5分钟。

4.A【解析】埃里克森认为,6~12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A【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二、判断题

1.√【解析】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教育对文化的传递、选择和发展上。(具体内容参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

2.√【解析】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3.√【解析】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社会生活条件是人的心理源泉,是心理内容的决定性组成部分。

4.×【解析】设计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5.√【解析】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