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2024-12-27 来源:

一、单选题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  )的不同而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B.学生的学习要求

C.课程的任务

D.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以下不属于其认识活动的显著特征的是(  )

A.实践性

B.教育性

C.绝对性

D.间接性

3.“知之深,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  )

A.感知过程

B.教育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4.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对这一理论描述有误的是(  )

A.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新进展

B.认为观察学习是个体重要的学习形式

C.提出了两种强化——替代强化和间隔强化

D.提出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

5.在教学中,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学法指导技能

D.教学反思技能

二、判断题

1.不同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重点是不变的。(  )

2.班级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深化和补充。(  )

3.需要转化成动机不需要条件。(  )

4.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的学习动力。(  )

5.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不仅侵犯了别人的姓名权,也侵犯了别人的受教育权。(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C【解析】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故本题选C项。

3.C【解析】情绪和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古语“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说两个人随着了解的深入,感情不断地加深。

4.C【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强化。

5.B【解析】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二、判断题

1.×【解析】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是不同的,所以德育内容的重点也要不断变化。

2.√【解析】班级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深化和补充,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集体才能健康地发展。

3.×【解析】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需要联系紧密,但它又不同于需要。只有当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成为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4.×【解析】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引导其做努力归因,同时也要做现实归因。

5.√【解析】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别人的受教育权。

一、单选题

1.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根据(  )的不同而划分的。

A.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

B.学生的学习要求

C.课程的任务

D.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以下不属于其认识活动的显著特征的是(  )

A.实践性

B.教育性

C.绝对性

D.间接性

3.“知之深,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  )

A.感知过程

B.教育过程

C.认识过程

D.注意过程

4.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对这一理论描述有误的是(  )

A.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的新进展

B.认为观察学习是个体重要的学习形式

C.提出了两种强化——替代强化和间隔强化

D.提出交互决定观,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

5.在教学中,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是(  )

A.备课技能

B.课堂教学技能

C.学法指导技能

D.教学反思技能

二、判断题

1.不同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重点是不变的。(  )

2.班级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深化和补充。(  )

3.需要转化成动机不需要条件。(  )

4.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只需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的学习动力。(  )

5.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不仅侵犯了别人的姓名权,也侵犯了别人的受教育权。(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C【解析】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故本题选C项。

3.C【解析】情绪和情感伴随着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古语“知之深,爱之切”,就是说两个人随着了解的深入,感情不断地加深。

4.C【解析】班杜拉提出了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种强化。

5.B【解析】课堂教学技能是整个教学技能的核心。

二、判断题

1.×【解析】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是不同的,所以德育内容的重点也要不断变化。

2.√【解析】班级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深化和补充,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集体才能健康地发展。

3.×【解析】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需要联系紧密,但它又不同于需要。只有当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成为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4.×【解析】当学生学习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引导其做努力归因,同时也要做现实归因。

5.√【解析】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别人的受教育权。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