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2月25日)

2025-04-10 来源:

一、单选题

1.治疗弱视的最佳时间是()

A.10岁前 B.9岁前 C.8岁前 D.7岁前

2.下列情况,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的是()

A.看图说话时,有的幼儿能说出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B.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正确理解音阶

C.幼儿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

D.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3.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是()

A.传授知识的浅显性 B.品德教育的启蒙性

C.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启蒙性 D.个性发展的启蒙性

4.下列情境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在课业压力下,小明在课间休息时在教室做作业

B.李老师对小红的词语默写成绩表示满意

C.教务主任在全校大会上为三好学生颁发奖状

D.黄云每天独自看几个小时的电视

5.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自2016年()起施行。

A.3月1日 B.6月30日 C.9月1日 D.12月31日



二、判断题

1.“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快乐精神,打消惧怕的情绪”属于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中情绪方面的目标。()

2.学前社会教育对公民的培养,既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要引导孩子为参与现代全球化生活做准备。()

3.探索结果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物质前提。()

4.对图书和文字产生兴趣,喜欢认读常见的简单的独体汉字属于学前语言教育总目标中早期阅读部分的认知目标。()

5.分科课程易造成知识的不必要重复,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弱视的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最佳治疗年龄在3~6岁,年龄大于7岁,治愈率明显下降。

2.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C【解析】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表现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要具有启蒙性。学前期是学前儿童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个性萌芽的初级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不以传授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过多的技能技巧作为主要目标,而是要为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前教育的学习内容也多与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采用的学习方法也多强调学前儿童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启发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4.D【解析】A、B、C三项属于外在动机,D选项是内在动机。

5.A【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已于2015年12月14日第48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二、判断题

1.√【解析】五指活动课程的目标有:(1)做人:要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2)身体:要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3)智力:要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4)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快乐精神,打消惧怕的情绪。

2.√【解析】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这决定了学前社会教育对公民的培养,既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要引导孩子为参与现代全球化生活做准备。

3.×【解析】探索对象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物质前提。

4.×【解析】题干的表述属于学前语言教育总目标中早期阅读部分的情感、态度目标。

5.×【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界限,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它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易造成知识的不必要重复,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等。
一、单选题

1.治疗弱视的最佳时间是()

A.10岁前 B.9岁前 C.8岁前 D.7岁前

2.下列情况,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的是()

A.看图说话时,有的幼儿能说出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B.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正确理解音阶

C.幼儿常常自己造词,出现造词现象

D.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3.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是()

A.传授知识的浅显性 B.品德教育的启蒙性

C.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启蒙性 D.个性发展的启蒙性

4.下列情境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在课业压力下,小明在课间休息时在教室做作业

B.李老师对小红的词语默写成绩表示满意

C.教务主任在全校大会上为三好学生颁发奖状

D.黄云每天独自看几个小时的电视

5.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自2016年()起施行。

A.3月1日 B.6月30日 C.9月1日 D.12月31日



二、判断题

1.“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快乐精神,打消惧怕的情绪”属于陈鹤琴五指活动课程中情绪方面的目标。()

2.学前社会教育对公民的培养,既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要引导孩子为参与现代全球化生活做准备。()

3.探索结果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物质前提。()

4.对图书和文字产生兴趣,喜欢认读常见的简单的独体汉字属于学前语言教育总目标中早期阅读部分的认知目标。()

5.分科课程易造成知识的不必要重复,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弱视的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最佳治疗年龄在3~6岁,年龄大于7岁,治愈率明显下降。

2.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C【解析】学前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表现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要具有启蒙性。学前期是学前儿童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个性萌芽的初级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不以传授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过多的技能技巧作为主要目标,而是要为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前教育的学习内容也多与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采用的学习方法也多强调学前儿童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启发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4.D【解析】A、B、C三项属于外在动机,D选项是内在动机。

5.A【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已于2015年12月14日第48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二、判断题

1.√【解析】五指活动课程的目标有:(1)做人:要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服务的精神;(2)身体:要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3)智力:要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4)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养成快乐精神,打消惧怕的情绪。

2.√【解析】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公民是承载了一定文化传统,并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人。这决定了学前社会教育对公民的培养,既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要引导孩子为参与现代全球化生活做准备。

3.×【解析】探索对象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物质前提。

4.×【解析】题干的表述属于学前语言教育总目标中早期阅读部分的情感、态度目标。

5.×【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界限,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它持知识统一性的观点。易造成知识的不必要重复,浪费有限的教育资源等。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搜集及网友投稿,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非盈利目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京黔胜 电话咨询